•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期刊
  • Scopus数据库收录期刊

沉痛悼念殷宗泽教授

沉痛悼念殷宗泽教授[J]. 岩土工程学报, 2023, 45(2): 封2-封2.
引用本文: 沉痛悼念殷宗泽教授[J]. 岩土工程学报, 2023, 45(2): 封2-封2.

沉痛悼念殷宗泽教授  English Version

  • ——本刊编辑部——

    2023年1月

    我国著名土力学与岩土工程专家、河海大学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原学科带头人、《岩土工程学报》名誉编委殷宗泽教授,于2023年1月6日21时36分,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85岁。

    殷宗泽教授1937年2月5日出生于江苏海安,1952—1955年就读于江苏省如皋中学。1955—1960年于武汉水利学院农田水利系学习,毕业后任教于河海大学,一直从事土力学与岩土工程的教学与研究。1964—1966年师从钱家欢教授开展研究生阶段学习;1978年晋升讲师;1981—1982年,受国家公派赴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访问研究,师从J.M.Duncan教授;1986年晋升副教授;1990年晋升教授;1993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为博士生导师。殷宗泽教授曾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常务理事、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专家委委员、任第七届至第九届《岩土工程学报》编委会委员、第十届至第十一届《岩土工程学报》编委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土木工程学会地基基础专委会副主任,江苏省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委会主任等职。

    殷宗泽教授长期从事土力学和岩土工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一生胸怀科学报国理想,致力于岩土工程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在土石坝应力变形分析、土的本构关系、非饱和土与膨胀土理论、固结与流变、软基工程等领域取得杰出成就。

    殷宗泽教授在我国最早开展土石坝非线性有限元应力变形分析研究。1973年发表《党河沥青混凝土心墙坝非线性有限元应力变形分析》论文,是国际上最早将该类计算用于实际土石坝工程并发挥效益者。1978年发表的《巴家咀土坝淤土加高固结计算》论文,也是最早将非线性固结用于土坝工程的成果。这些工作带动了我国在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殷教授参加了若干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包括小浪底土坝、三峡二期围堰以及水布垭、糯扎渡、双江口、两河口等二、三百米级超高土石坝的应力变形分析,解决了设计提出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参加了苏通长江大桥特大型桩基础、淮南煤矿在淮河大堤下采煤对大堤影响、沪宁、宁通等高速公路软基加固、南水北调膨胀土渠道边坡稳定等重大项目的研究。

    殷宗泽教授在土力学理论方面成果丰硕:建立了土的椭圆-抛物双屈服面应力应变模型(为土石坝规范推荐),一种有厚度的土与结构接触面本构模型;提出改进的土石坝初次蓄水变形的分析方法,有效应力与总应力相结合的水力劈裂分析方法,考虑干湿循环作用的堆石体长期变形的分析方法等。揭示了裂隙发展对膨胀土强度影响的规律,提出了考虑裂隙影响的稳定分析方法和控制裂隙开展的膨胀土边坡加固方法。科研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奖11项,获茅以升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大奖,为第十二讲(2009年)黄文熙讲座主讲报告人。

    殷宗泽教授治学严谨,为人师表,深受师生爱戴。主编有《土工原理与计算》等著作8部,其中《土工原理与计算》获水利部优秀教材一等奖,《土工原理》获国家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奖,是无数研究生和研究者使用的最好教材和著作,殷宗泽教授重视人才培养,诲人不倦,指导并培育了一批优秀科研骨干,其中很多已成长为国内岩土工程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

    殷宗泽教授爱国敬业、求真务实、甘当人梯、扶持后学,严于律己、淡泊名利,体现了一名模范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殷宗泽教授的一生,是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利益无限忠诚的一生,是为我国岩土工程教育和科研事业发展呕心沥血的一生。

    殷宗泽教授历来对《岩土工程学报》的出版事业非常重视和关心,担任编委会主任期间,他亲自起草了学报编委会章程,制定了学报稿件外审审稿准则,还经常到编辑部来讨论和指导学报编辑出版的具体工作。

    殷宗泽教授的逝世是河海大学的重大损失,也是我国岩土工程教育界和科学界的重大损失,更是《岩土工程学报》的重大损失。

    殷宗泽教授千古!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88
  • HTML全文浏览量:  132
  • PDF下载量:  148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网络出版日期:  2023-02-23
  • 刊出日期:  2023-01-3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