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期刊
  • Scopus数据库收录期刊

对“从粒间吸力特性再认识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讨论的答复及关于“低含水率非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及抗剪强度”的讨论

汤连生

汤连生. 对“从粒间吸力特性再认识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讨论的答复及关于“低含水率非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及抗剪强度”的讨论[J]. 岩土工程学报, 2002, 24(1): 125-126.
引用本文: 汤连生. 对“从粒间吸力特性再认识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讨论的答复及关于“低含水率非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及抗剪强度”的讨论[J]. 岩土工程学报, 2002, 24(1): 125-126.

对“从粒间吸力特性再认识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讨论的答复及关于“低含水率非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及抗剪强度”的讨论  English Version

  • 摘要: 非常感谢慕青松博士对“从粒间吸力特性再认识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以下简称文A)的讨论和关注 ,通过此讨论以及进一步的深入分析 ,笔者更加清晰地认识了一些问题及概念 ,也更正了一些错误。现答复如下 :(1)关于力的矢量运算法则正如讨论指出的那样 ,在文A图 2 (a)中A、B两颗粒间的水体与B颗粒 (或A颗粒 )的接触线 (以下简称接触线 )上的每一点上的力的方向都不一样 ,按矢量来看 ,是一个圆形线上的分布力 ,这是对的。但这与原文A及其分析并不矛盾。因为 ,该矢量表面张力Ts 是单位线长度的力 ,其单位为N m。现先将文A图 2 (a)中A、B两土颗粒球心的连线简称为连线。文A中主要要运用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 HTML全文浏览量:  0
  • PDF下载量: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发布日期:  2002-01-23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